[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蒼梧謠}關于水色花鈴
我初識鈴的時候,她13歲,我18歲,彼此都還是小女孩。
現(xiàn)在回頭想來,18歲真是個詭異的階段:我們開始負法律責任,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我們將歸類于“成年人”,可思想上仍然十足幼稚。那個年紀自負又敏感,總覺得十五六歲以下的統(tǒng)統(tǒng)可以歸結(jié)為小孩子,與自己不同,他們什么都不懂。所以當時我和每個讓利未安森附生的女子一樣,指著電腦屏幕,酸唧唧地對閨蜜敏怡說:看,天使家出的新書,這小朋友我認識——13歲啊,你瞧這書名多幼稚!
人始終這么奇怪,嫌棄某個事物的細節(jié)然后再把它全盤否定,它的任何一面我都能輕而易舉地挑出“錯誤”。
多年后的某個下午,當我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再次send信息給鈴子的□時,很快便收到信息:“你是誰”。不出所料,倘若不是阿豬說她最近正在看一個叫做“水色花鈴”的作者的書,我想我就是想破腦袋也不會想到她到現(xiàn)在還在堅持著寫作。
執(zhí)著是一份要命的驕傲,而她把它詮釋得如此心動。
此刻她的年齡變成跟我當年一樣——18歲,而我23歲,默默來到了適婚年齡。
我不知道五年的差距有多大,但可以確定的是23歲和18歲的距離絕對小于18歲和13歲。好像過了20歲以后所有的成長都變得極為緩慢,甚至還有往反方向發(fā)展的傾向。就好比以前不愛甜食,現(xiàn)在卻很喜歡,每次回家路過一家烘焙店總會進去轉(zhuǎn)兩圈,即使不買東西也要聞一聞里面甜膩的香。或許是我的少女情懷來得太遲了,雖然非常擔心自己究竟要到多少歲才能學會愛情,但這種發(fā)展模式令我慢慢以一種寬厚的心來接納身邊的人或事,這樣很好。
所以才會心有所感,在微博上更了一條。說的是:“要接受他人飽含惡意的接近,要原諒他人最初的居心;勝利者不是發(fā)現(xiàn)危險將敵人驅(qū)逐出境的人,而是做到用真心善待化敵為友的人!
總有一天大家都會懂得,鈴就是這樣的勝利者。
{青玉案}關于《細語低頭的溫柔》
我并不是一個熱衷于閱讀的人。大部分精力投入寫作——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常常在透支自己的能力:構(gòu)思,設計框架,寫,修改,周而復始,一天寫一個短篇也不是什么難事——因而沒有心思再去看別人的東西。跟現(xiàn)下的女中學生不同,我真正能稱得上一口氣看完的小說恐怕得追溯到小學初中,當年風靡一時的《我為歌狂》。
所以沒有看過多少《細語低頭的溫柔》實在很抱歉,不過為了追鈴的《細語2》我還是快速地把它掃了個大概。
“又一個此情不渝的故事。”
如果這么說,那還真是個不費力不出錯的答案。
我常想幼年的向往仿佛一段難懂的咒語,把我們的心弦和夢想都給絞在箭上。而它又只是一道筆跡,下手的力量重了,所以紙張才皺褶起來,一直滲透到下面壓著的東西上。然后你我輕輕摩挲凹陷的位置,宛若稀世珍寶。
它總以一種無可置否的侵略性質(zhì)宣誓,于是水祈鈴、伊細語、傾離允才會這么生動誘人。
你是否覺得在自己的幻想里也希望自己能成為水祈鈴那樣聰明又個性的女孩?像她一樣酷酷地面對所有的事兒,包括打架抽煙欺負弱小,然后感嘆,哦,原來自己骨子里也是個“壞女孩”!
你是否覺得伊細語跟你曾經(jīng)喜歡過的男孩子哪般相似?你喜歡他的小虎牙,他纖長的眉眼,他性感的嘴唇,甚至他裝傻的模樣和比墨汁還黑的心計你都愛!
我真心覺著這是個好故事。
那些關于愛與細細度過的小日子,現(xiàn)實正好做了夢境的后綴。有時我在想哪里是理想的榮歸?此刻說再多的狂語也無罪,因為希冀是嬌艷的花蕊。你迷戀薔薇攀附著墻闈,我亦如癡如醉,年少的碩果累累。當明天變成了今天成為了昨天,最后變?yōu)橛洃浝锊辉僦匾哪骋惶,我們真實地在成長——跟故事里的主角一起,所以我們應當更期待《細語2》,因為它是我們靜靜長大的青春。
{金縷曲}關于《細語低頭“不”溫柔》
坦誠地回答,之所以會想著去看《細語2》完全是因為它的名字。很少會有作者用不溫柔、不愛之類的詞語加入書名,因為寫東西的人都知道情感是一本書的重中之重,而它無論虐心還是美好都是溫柔而有愛的。鈴聰明地加上引號,使得這“‘不’溫柔”念起來很特別。到了“不”那兒總要頓一頓,然后再加強語氣。
因而我陷入了四方垣壁。我在想這到底是反義呢還是強調(diào),好奇心驅(qū)使我點開了這個故事,然后一看便愛上了。比之《細語1》,這感覺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一樣的伊細語和水祈鈴。
我從未想過成年后的水祈鈴會成為心理咨詢師,而伊細語會以這般霸道蠻橫的形象出現(xiàn)。也許很多人把關注放到了所謂的H上,但老實說我覺得這是兩個人情感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必然得有的。當然,以一個寫過東西的人的角度來看,我為鈴的勇敢鼓掌。老實說這類情節(jié),包括接吻,牽手,其實都是非常難寫的東西。之所以難寫,關鍵就在把握上。可能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種事是荷爾蒙刺激自然而然發(fā)生的東西,但在寫作上如何去選擇它發(fā)生的時間點則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因為它們是兩個人感情最親密最重要的時刻,現(xiàn)實中為感情增添互相的重量,而寫作中選的時間不合適就會變得做作,所以我們常說把真實的東西綴以文字,往往是最容易且最難的。
還是把話題回來,說故事吧。
我喜歡伊細語。坦白說他就是我喜歡的型,少年時期就是個腹黑君,成年后更是霸道得緊。我不喜歡男人扭扭捏捏,明明要做的事情偏要思考很久,說思考還是厚道了,其實他們就是在無聊地糾結(jié)著,拖延時間罷了。嘿,這早晚都要做的事情何必再浪費時間去思考。所以我是那么得喜歡伊細語。往往以為不說不做,相信兩個人的靈犀相通的行為,在愛情上真是傻子的行為。我覺得兩個人分開了很大程度上就是不溝通,如果男人不善言辭,那就直接用行動啊。伊細語的存在讓我驚喜又欣慰,他坦白他是來復仇的,也從來不說什么好話。如果你說他恨水祈鈴,那只能說你理解的太片面。
怨惡,仿佛青春里驕傲又脆弱的一支情懷,它和愛一脈相傳。
只要有感情,無論是愛是恨,都有逆轉(zhuǎn)的可能。這就是為什么深愛的人會分開,彼此不屑一顧,而冤家的兩個人會在一起,甚至慢慢成為對方的另一半。
所以啊,在此懇請鈴,把伊細語和水祈鈴完美結(jié)局,姐姐是主角控,姐姐推崇從一而終。
至于《細語2》的寫作方式,哈哈,還真是特別。我一看就歡喜,一半是水祈鈴聽別人講故事,另一半是她自己的故事。中間用合適的歌詞斷開,可能看第一章的時候還沒回過神的孩子們會不喜歡,但是看到第二章第三章,以及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它的魅力的。那些看似跟水祈鈴毫無關系的一個個小故事往往跟后文有聯(lián)系,我不得不說鈴是個很合適寫作的人,她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恰到好處的掌控力。也許不說不知道,文中的人物從你開始寫他們的那一剎那,他們已經(jīng)不完全是虛構(gòu)的了,他們有感知有情緒,他們也在你的腦海里試圖改變自己的未來。如果沒有強大的掌控力故事可能就變得很奇怪,尤其是長篇,時間拖得越久對人物的掌握就越難!
我非常期待這個故事,鈴繼續(xù)加油,我想看你筆下特立獨行的兩位主角之后的發(fā)展。
{水漫聲}關于祝福
TO 鈴:
有人說,“你所停留的地方,我也曾去。如果這相差的時間可以折疊,我們就遇見”。我想我愿以忠誠的心態(tài)信仰這句話。光陰是強大的□□,一箭刺破彼岸無法遏制的生長,聚、散,其實都是時間打了一個褶,又悄悄扶過一個傷,把你我給疊了進去再帶了出來。
少年時代,我們有太多的情緒需要宣泄,因此常常與許多人一見如故,將他們奉為世上的另一個自己,可是后來才明白青春不過那幾個橋段。選對了令彼此相交的方式,卻挑錯了時間,所以他們離開,不論罵罵咧咧還是泣泣訴訴,皆變得輕而易舉又無足輕重。
故而我們感嘆:相遇的方式很重要,相遇的時間亦然。
即使從未挑明,可我確實在慶幸蹀躞重樓之后,于紫陌紅塵間遇見了你,仿佛古老的情詩吟誦的那般:
“讓我住進你的心里
默然相愛
寂靜 喜歡”
宛如一切原本就該是這樣。
其實我們都是不熱烈的女子,對喜歡的東西從來不敢坦言,但真心希望它是屬于自己的。因此我們能做的就是反復回頭、反復凝視、反復摸搓,以為只要守在身旁捧進掌心,久而久之它就可以變成“我的”了。
其實堅持這種事你已經(jīng)在做了,我說再多也無意,它的美好只有你自己知道。猶如書桌上攏起葉瓣的紫色花蕊,每日更加努力綻放一點點,暗自汲取陽光和水分。我們時常夸耀的浮翠流丹實則就是這涓埃的幼蕤,單看再平凡不過,簇擁著才美麗。也許世間的一切正是歲月最初嬰孩靈動的瞳仁,它們輕巧地轉(zhuǎn)動著,將流年偷偷藏進水眸;而我們立在庭院的樹下,長眉連娟,微睇綿藐,占盡了風流。
「每天,每天多一些愛,直至年華蒼老,吾意匪轉(zhuǎn)!
歷日曠久的誠愿希望你也能衷心地為之努力著。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