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一直不是很喜歡看父子兄弟之類悖乎人倫的情感。
這樣的思戀,注定只會在桎梏的掙扎中變得扭曲激烈的。
對于那些太過熾熱的情感,我不十分欽羨,也不十分懂得。
也因了這樣,從來都是更愿意看那些淡然若定,細水長流的故事。
其實也可說是因緣際會,原本是看了《與子同澤》后喜歡作者這樣潺潺流水般綿延的文風(fēng),隨手點開本文,原也并未報太大希望的。
或可說,這篇文章算是打破了之前近乎偏頗的對于此類文的執(zhí)拗。
至少,一路跟下來,便至于此時此刻,依舊不覺厭膩。
所謂驚喜,或當(dāng)如是。
之前看了很多人的評論,大家對開篇時小十二經(jīng)歷種種的諸多不順都是義憤的。
我也覺這孩子太過無為了些,并不適合淌著宮廷的一洼水中。
然,所謂稚子,便總有機會在成長中一點一點變得堅韌。
璞玉的妙處不就在于可以雕琢?
至乎某爹對小燕子一行不管不顧的偏寵和對小十二無緣無故的非難,我也只覺這頭腦不清楚的君王真真惱人,讓人恨不能咬破喉嚨管,看看那腔子里的血是冷是熱。
只不過,雖辜負了歷史上那也可算是明主的乾隆皇帝,比之還珠里那個莫名其妙不知所謂的糊涂皇帝倒也果真沒有走樣。
這所謂還珠同人么,性子里骨頭里終歸還是該有著還珠的原汁原味才看著舒服。
看過的反瓊瑤同人不多,因為本身就不喜歡瓊瑤那粘粘糊糊的行文和天馬行空的劇情。
再想著本就不了解的故事,便是換了個視角演繹也未必喜歡讀,才沒陷在鋪天漫地的反瓊瑤熱潮中。
反還珠倒是經(jīng)手了幾本,雖不乏佳作,可能夠耐下性子讀完的卻也當(dāng)真不多。
并不很知道打著虐nc反瓊瑤旗號的文章應(yīng)該是怎樣的套路,那些主角們應(yīng)該有怎樣的下場才讓人解氣。
但是,為虐而虐,我從來都是很不喜歡的。
若細追究,此文的脈絡(luò)發(fā)展倒恰可算是我的那一杯羹了。
至少,沒有因為十二的一個回眸一個轉(zhuǎn)身一個笑顏,某龍就突然靈光一閃腦筋正常了。
至少,沒有因為突然毫無掙扎的戀上了自己的親子,就把當(dāng)初對那幾個手心中的兒女直接拋諸腦后了。
至少,那些讓人無語的破壞分子們,只不過是因為自己太過越禮的行為而得到理所當(dāng)然的處置。
至少,沒有人處心積慮設(shè)下一個又一個布局去讓瓊瑤奶奶光環(huán)照耀下的幾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從一個沒有禮法卻開了金手指的故事跌入另一個打著道德的招牌也很主角效應(yīng)的故事,說起來,又有什么意思呢?
一直都不明白,何苦死去活來的把虐腦殘打倒腦殘作為同人主角人生的終極目標(biāo)?
那樣的幾個人,但凡被丟在正常些的環(huán)境中,便是不聞不問,也只注定了自取滅亡的下場。
無論是皇子,皇后,太后,若當(dāng)真整日里只想著怎樣伸張正義,讓腦殘罪有應(yīng)得,是不是太看得起他們?沒得將自己落在了最下乘。
這些頭腦混亂的小娃子們需要的,或許不是一把凌遲的利刃,而不過是個稀松平常的人類世界罷了。
是以,對小十二的心態(tài),我是很欣賞的。
始終有著通透聰穎的大徹大悟,若這孩子離了皇家,或可作個大有修為的和尚。
我喜歡看這個孩子一點一點剝落了漫不經(jīng)心的外殼,在宮廷中大放異彩。
那樣點滴積累的成長,總能比最初乍然綻放出炫目華光后的曇花一現(xiàn)更攝人心魄。
至于讓很多人咬牙切齒的乾隆,只能說,每個人的看法不同。
于我而言,只相信自己種下的業(yè)根便只有自己品嘗業(yè)果。
從這文的走勢來看,若當(dāng)真說乾隆一帆風(fēng)順得過了,我是第一個不認同的。
笑,一個天經(jīng)地義就該能鼓掌天下萬物的君王,卻只能每日無可奈何的對著親母不親父的兒子暗自郁悶,便是那自己為彼此親厚了的日子,也不過是一廂情愿的臆想。
人家小十二從來都對著這位君父有所芥蒂不是。
嘖嘖,很喜歡這樣的冷處理。再合情合理不過了。
端一碗熱茶,如此熱鬧看下來,誰說這自以為是的某爹不算是種悲哀呢?
這個所謂的虐,其實是個很玄妙的東西,端看你怎樣理解了。
好了,我又聒噪起一些些似是而非的感想了。
說多了也是無味的,把此評放在首章,便只當(dāng)為作者加油打氣吧。
也可說自作主張的是為那些看了開頭,為小十二憤憤不平想要棄文的諸位吃一顆定心丸。
畢竟,這樣徐徐入味的故事總能讓人齒頰余香,錯過總讓人不免覺得可惜。
而本人,便也只等待著在歷練中,那個曾經(jīng)咬牙硬撐著挨板子的小受氣包,終顯一身芳華。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