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小小兔,俺一用這個標題,就想抽風,就想吐槽,好吧,俺決定了,這篇就讓俺盡情地隨意地瞎說一通吧,哈哈。
等寫完這個,咱下周再給你一篇長評,俺以人品保證,下個長評絕對是正正經經、嚴嚴肅肅,看起來像是文學評論的長評。
表拍俺,太師的年紀怎么看都算是大齡男青年了吧,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為了事業(yè),兢兢業(yè)業(yè),不辭辛勞,費勁千辛萬苦,還要遭人誹謗,被人算計,可憐的娃啊,終身大事就這么給耽擱了。
俺很喜歡太師跟林姑娘的互動,最有樂子的莫過于路邊攤前的那段了,此乃場景一。幾位大嬸議論太師逛青樓,以及跟小郡主的八卦時,林姑娘調侃“原來太師大人也去那等地方,平日里卻裝得好不正經”,太師“心里一急,剛要反駁”。
太師乃告訴俺,平日里天下人都說你的不是,也沒見你想要辯解,俺說你堅持“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也算沒錯吧?
人家不過是說了乃去逛了青樓,跟小郡主有點什么八卦,你便那么坐不住了?哈哈,乃對林姑娘存的那份心思,估計初見的時候就有了吧?
否則的話,“流言止于智者”,林姑娘跟成少又豈是那愚昧之人,聽不出其中的文章?乃又何必多此一舉,急于解釋呢?
所謂的關心則亂,乃太關心林姑娘對你作何想了,于是乃亂了,所以偶也狂亂地笑了。
場景二:太師見到小郡主跟成都在一處時,夸獎成都的為人,林姑娘調侃道成都為人既如太師所講,對郡主又好,小郡主很可能被成都拐跑時,太師截住林姑娘的話道“換你怎樣?”
鎮(zhèn)定如太師,居然截斷別人的話,可見乃還是太關注林姑娘作何想法了。乃關注的不是郡主會不會被拐,而是林姑娘會不會被拐,自己是不是要向成都學習吧?
場景三:太師在林姑娘手腕上弄了“玉碎昆侖”后,林姑娘調侃說太師在假裝她親爹時,太師淡定地道“原來大家都弄錯了,張出塵當年逃出太師府,也是投奔她親爹去的!
偶不得不承認,太師真的是個拉風的人話,喜歡說著拉風的話語,經常性地語不驚人死不休啊,連調戲都可以這么有特點。難道太師骨子里邊就是個不正經的人?
偶說了半天,似乎遠離了風流這個詞哈。
咱說說風流這個詞吧,風流人物也好,風流儒雅也好,建功立業(yè),風度翩然,太師乃似乎全都具備了哈。
偶喜歡隋唐,喜歡三國,喜歡亂世,喜歡英雄,主要是因為可以看到那么多英雄建功立業(yè)的傳奇,呵呵,太師乃就是這個亂世的數(shù)一數(shù)二的英雄。
太師的武力俺就不多說了,反正偶家成少都已經甘拜下風,口口聲聲稱兄長了,偶聽成少的,哈哈。
太師的文藝,偶不得不說他對江左文壇的看法,額,雖然是借他師父之口說的,不過偶隱約又看到了大學時的古代文學史課本,太師你自稱不怎么懂文藝,打死偶都不信。
真英雄是那種心憂天下的人物,不為名,不為利,善于權衡,懂得取舍的人,以幾萬人的姓名換的天下的太平的選擇題,太師做了,寧愿背上罵名,寧愿被負罪感所折磨,寧愿守著良心的譴責,也不多做解釋,堅守著自己的信念。
真英雄是風姿翩翩的人物,不以成敗論英雄,所以偶很鄙夷劉邦那種小流氓樣的王者,也很看不上假仁假義的李二,太師的風雅,風度、風采大伙都見識過了,偶就不贅述了。
容俺再吐槽幾句,從太師一人收集寶物,到后來林姑娘和成少的先后加入,說實話,偶覺得很有西游記的感覺,哈哈,太師就仿佛是那唐僧,林姑娘就是那調皮的孫猴子,成少似乎帶有老豬和沙僧兩人的特質(偶指是老豬某些時候的心眼,以及沙僧的可靠)。
能同時降服那林姑娘跟成少的人物,也只有太師了,偶敢說,就憑這一點,俺說太師風流就已經絕對不含作假成分了,對吧是吧?
隋唐時分,亂世英雄中,偶最喜歡的人物是成少,認為品行最好的是羅成,不過小小兔,乃將太師這個游戲中的人物拉出,直接將別人的風采都搶光了,所以呢,偶說他是風流天下第一人,也不為過吧?
貌似跑題了,呵呵,偶太隨心而為了,小小兔,乃就再一次原諒偶吧。
下次,就在下次,我一定要把那個像回事的長評給寫出來。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