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 1 章
隨手翻著網(wǎng)上的文章,暮然間,又看到了《浮生六記》,南康的。
關于《浮生六記》,已經(jīng)記不清,到底是先買了沈三白的書,還是先看了南康的文章。
卻清楚的記住了一樣的傷懷。
沈復的蕓娘,冒辟疆的董小宛,陳裴之的紫湘,蔣坦的秋芙,以及南康。都是一樣的青春歲月,最美好的年華化于文字,卻草草收場。
思緒發(fā)散太多,不想跑題,今天是想說南康。
即使人人都更喜歡happy ending,這世上的悲劇注定還是要比喜劇多,亦是因如此,人們才會那么的渴求幸福圓滿。
常在書評浪潮中,看到讀者或殷切或咄咄的,要讓作者給予主人公歡喜大結(jié)局,我也常隸屬其中一員。曾對友人說,若是BE結(jié)局的故事,除非精彩絕倫,你就不要推薦給我看了。事實是,即使是妙筆生花,我也不會看,更多時候不是因為不忍,而是不敢,F(xiàn)實已經(jīng)很殘酷,何苦要再去背負別人的殤。
美人遲暮,英雄窮途。
徹骨的悲切是因為深刻的絕望。
哀莫大于心死。
或許,南康的死就是因為無望吧,那生命中最美好的少年時光給了那個人,曾經(jīng)偷偷期盼的天長地久,終是被現(xiàn)實研磨殆盡。那個人不會回頭了,所有的期盼,渴望,不死心,都化為了烏有。他曾經(jīng)戲語的“未亡人”,真真切切的上演了。
南康和良人談論過幸福,“幸福是什么?就是晴天的時候可以曬曬被子聊聊天。陰天窩在屋子里,沒事的時候吵吵架打打孩子!
只是可惜這個社會容不得兩名男子的幸福,也或許良人終究還是愛得淺,世故的深。而無論怎樣,討論已經(jīng)沒了意義,七年的愛戀,兩年的等待,滿是字字甜蜜的小傳紀,以及那個曾經(jīng)言笑晏晏的男孩子,都付了湘江水。
十五夜的沉沉浮浮。
南康,冷嗎?
時光是利刃,可以削平記憶的痕跡,卻也可以切破內(nèi)心厚厚的防御,直直的刺入你的心間最柔軟的地方。若是沒有這些纏綿的時光,若是可以消去那些繾綣的回憶,再若從一開始的那次躲避,良人不曾回頭,那么這一切,可能就不會那么讓人深陷,即使是大病一場,也總歸會好的?墒牵瑳]有如果,即使能從來一遍,恐怕南康也是一樣的選擇。
即使你有千般錯,我終不悔。
便是“偷來的日子”,我也要和你幸福的在一起。
南康說,要等他到三十五歲?杉词够貞浤敲磁,現(xiàn)實卻是那么冷,如何能敵徹骨寒?南康沒有這份勇氣,可以眼睜睜看著希望一點點被沖刷,在二十八歲的青春年華便選擇了不復返。
南康在文中說她某日清晨醒來,看著老公的睡顏,心中浮起唯一的祈求:愿歲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
多么美麗的一句話,卻見證了兩朵愛情的如花凋零。你離了我,我便失去了滋潤,如失水的鮮花般萎謝了。良人娶了另外的女子,縱然不愛她,卻也不可能再回來了,在他剛新婚時還殘存的一絲僥幸也終于了斷,于是便縱了身,付湘水滔滔。
何嘗不是三個人的悲劇,若是這社會能寬容些,不要那么假官道學,或許南康和老公還是幸福的生活在一起,那不曾露面的新娘也能真正找到個愛自己的人。
南康是個心地善良的人,即使屬于被拋棄的境地,卻依然能原諒,甚至惋惜第三者的無辜,在《等你到35歲》中,他寫,
“以前發(fā)的《浮生六記》那個貼子又被人頂上來了,對比著看,也只有輕微的嘆息一聲。
那時多快活,天那么藍,樹那么綠,看什么都像在唱歌,嘴上說不敢奢想“天長地久”,不過是故作姿態(tài)。
想起他說:“左右不過是一輩子,還是找個看得過去的比較好。”
言猶在耳,我卻已經(jīng)從天上摔到了地下”
愛你,不能恨你,體諒你,真正的愛屋及烏。
小時候,一直以為愛屋及烏是指是喜歡屋子而愛其上面的停駐的烏鴉,后來也一直疑惑為什么會扯到愛一個人,最終翻了成語出處:“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于是明了了,因為愛你,而愛有你的一切。南康也說,初來天水,剛下車,就喜歡上了,因為是他的城市,所以,也是那么的可愛。
想到這里,突然很悲傷。人生若只如初見。
央倉嘉措寫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
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
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xù)。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應亦是南康內(nèi)心所想,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妄言一紙,其實也只是內(nèi)心私度,真正的實情與心思也只有當事人知道。逝者如斯,再難追回,只希望南康在天有靈,忘卻這些前塵舊事,重新開始,能有個真正幸福美滿的來生。而我的這些碎語,即使與其事實有所出入,想來也會得到南康的體諒,畢竟他生前是那么溫柔纖細的一個人,而死亡卻又是最寂寞和最寒冷的事,在死后能被人回憶和悼念,應該是種安慰和溫暖吧。
南康,來生幸福。
插入書簽
悼念文一片,看過南康的《浮生六記》一年多之后,突然聽聞她的死訊,當時就很難過,今日重見,感慨萬千,遂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