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鄙視一下所謂的金庸大俠,在他那些表面看起來情深意重、義氣干云的文字底下,實際上不過龜縮著一個蒼白、自私、孱弱和渺小的靈魂,正所謂文如其人,一個背信棄義、貪婪無止的人寫出的文也會映射著他的內(nèi)心,這就是為什么現(xiàn)在反金庸的武俠同人也那么受歡迎的原因吧。
金庸和才女朱玫締結(jié)的那次婚姻,在長達20多年的婚姻里,兩人共同度過了人生最好的時光,而這段時光,是他們事業(yè)由最艱難走向最輝煌的時光。
他們結(jié)婚初期,朱玫身為英倫大學(xué)新聞系畢業(yè)的記者,一手協(xié)助金庸辦明報,一手撫育剛剛出生的幼孩,她前后為金大生育了四個子女,同時還不間隙地為金大的那個明報撰寫大量的新聞稿件和時評,最困難的時候,她左手抱著孩子,右手還在趕稿寫字。
然而,近三十年的攜手共度,抵不過一個男人臨老入花從的色心大動,也抵不過一個飯店女侍的青春機黠。金庸是怎么回報妻子的呢?五十多的金庸時常在明報附近的一家咖啡廳用餐,一日,他留下十元小費后離開了咖啡廳,而后面一個年輕的女侍卻追上來找他,將十元錢還給他,很“真誠”地說:“文人賺錢不容易,所以不能收這么多小費!苯鹩勾鬄楦袊@一個貧賤的女侍如此不貪財,于是公布自己身份,留下了自己的聯(lián)絡(luò)方式,兩人從此熱絡(luò)起來。
——稍微有腦子的人想一想也知道,金庸其時已經(jīng)名滿香港,明報更是大報,他常去的附近的咖啡廳,老板和女侍會不知道他是金庸?需要追上來還他這十元小費?說白了,到底是金庸先放下這筆小費釣魚上鉤,還是女侍善捕捉春風(fēng),只有他們兩個當事人才知曉了。
16歲的女侍很快成了金庸的情人,兩人在跑馬地附近租巢同居好的蜜里調(diào)油。結(jié)果依然在明報工作的朱玫,是最后一個知道丈夫奸情的人。那時,他們的優(yōu)秀的長子,已經(jīng)18周歲,正在美國讀書。
金庸提出了離婚。他似乎已經(jīng)想清楚了如何享受他的余生。而他的長子,因為懇求父親不要離婚未果,最終選擇了從21樓跳下,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
即便如此,金庸依然執(zhí)意離婚。
因為對于他來說,他已經(jīng)有了足夠的金錢和社會地位,永保自己在未來的老年,摟著一個青春豐澤的□□享受余年。至于那些金錢和社會地位的來源,有沒有他妻子的血汗在里面,管他的,她自愿的。(好比金庸文里的人物,東方不敗把權(quán)勢地位給楊蓮?fù),最后下場凄慘,都是他自愿的;殷素素放棄身份地位和張翠山在冰火島上生活,最后卻得到如此結(jié)果,哪有怎樣,是她自愿的;)
他甚至對所有的朋友說,他要求離婚的原因是因為和前妻朱玫沒有共同語言了。是啊,他和一個同等學(xué)歷,同樣職業(yè)的老妻沒有共同語言了,而和一個連國中都沒有讀完的女侍倒有共同語言了!
真奇怪朱玫當年青春明艷、才氣過人,幫他自貧寒中超拔,兩人攜手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那么漫長的沒有共同語言的近三十年歲月是怎么度過的。
朱玫最終簽字放手。
她的人生已經(jīng)毫無希望,堅強如她,終究沒有從這一次打擊中恢復(fù)過來。長子早逝,丈夫背叛,娶一個十來歲的新婦入門,年過五十的她,人生如何重建?
她已經(jīng)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治療人生創(chuàng)傷。
她獨自冷清地過了一段時間,對人,始終不道一聲“苦”。
幾年后,61歲的朱玫因癌癥在香港去世,死的時候,連死亡通知書醫(yī)院都不知道該送往何方。
想來她是傷透了心的吧?所以對人世,對自己,才這么決絕!
而此刻,那位找到共同語言的金庸大俠正擁著他嬌滴粉嫩的小嬌妻,環(huán)游世界。那16歲的女侍自此超拔,從一個前途無著的街頭貧女,一晃成了上流人士的夫人。連亦舒、林燕妮等見了她,也不得不敷衍一二。
金庸更拿出大筆金錢,送她去澳洲留學(xué),好歹鍍了一層金。此后,永遠隨身攜帶他這個美人,周游列國。古代文人素有老來娶美妾,然后攜妾游山玩水的雅興,每每游玩之后,寫上一篇文字,落款為:某某,某年某月,攜X姬于某地。
他們是這樣公然地炫耀和享受著人間一切資源。他們是這世界的中心,一切的美好事物,并非與他們平等共存,而是僅僅供給他個人的享受使用。他們在捍衛(wèi)自己權(quán)利時何等不留余地,而在犧牲別人時,又何等毫不猶豫,此后,在寫起道德文章時,又何等氣壯山河。
人世間背信棄義者多矣,人世間無恥之徒多矣,但象金庸這種文章里大義凜然,情意纏綿,真愛悱惻,而事實上道德操守卻豬狗不如的文人,我再沒有見過第二個。
對于那些老夫少妻或者老妻少夫的結(jié)合,并不會有人歧視,但是讓所有人歧視的是,金庸他是踐踏了另兩個靈魂和生命,來成全了自己的私欲和幸福的。
這樣流著鮮血的婚姻,也能理直氣壯、揚揚得意地在陽光下受到祝福么?
又,金庸曾追求香港影星夏夢。而夏夢認為他并非良配,最終嫁給了一富家公子,移民美國,迄今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而金庸為了泄恨,在《鹿鼎記》中以夏夢為原形,寫了阿珂,同時將夏夢的丈夫?qū)懗闪擞⒖≠脙嘟鸬泥嵖送跛谖恼轮袑⑦@二人折磨再三,意淫再三,鄭的下場極慘,而阿珂也下場極慘,必須要他(韋小寶)前去搭救。
又,金庸對報社□記者極其苛刻,從來不思厚待,以亦舒林燕妮和他的交情,以及為報社作出的貢獻,他所給薪酬從來都是苛刻到極點,亦舒屢次提出抗議,他都說:“給你加錢有什么用?反正你賺錢也不花!倍鴮α盅嗄荩幕卮鸶睿骸敖o你加錢也沒用,反正你都花掉!倍约,對待那個16歲的女侍,則一擲千金,縱容揮霍。
總而言之,在他而言,蒼生他人,皆是芻狗,道義信條,都是空文,而他的欲望,他自己欲望的滿足,才是唯一的中心。
金庸之一生,正是中國文人內(nèi)在性惡劣自私集大成者之中的卓然典范啊。
(所以說生活是最好的小說,真是讓旁觀者看了一場寵妾滅妻無恥自私的家庭倫理劇啊,說真的,網(wǎng)上沸沸揚揚的金庸被死亡消息,好像有這么句話很出名吧,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但他已經(jīng)死了,以金庸這人品,估計已經(jīng)死了好多年了吧)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