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www,爽爽午夜影视窝窝看片,午夜亚洲www湿好大,十八禁无码免费网站 ,使劲快高潮了国语对白在线

文案
一碗江西茶,半部中國史。
無由持一碗,敬與故鄉(xiāng)人!”
只身于外的遠(yuǎn)行人,再忙也別了吃上一碗江西修水的“相料茶”,別忘了回家的路與方向以及那盞守在村口的指路燈......
內(nèi)容標(biāo)簽: 都市 治愈 日常
 


一句話簡介:你有多久沒有好好喝過茶了?

立意:遠(yuǎn)處的茶香,便是家的味道!

  總點(diǎn)擊數(shù): 1   總書評數(shù):0 當(dāng)前被收藏數(shù):0 文章積分:1,075,864
文章基本信息
  • 文章類型: 隨筆
  • 作品視角:
  • 所屬系列: 無從屬系列
  • 文章進(jìn)度:完結(jié)
  • 全文字?jǐn)?shù):7206字
  • 版權(quán)轉(zhuǎn)化: 尚未出版(聯(lián)系出版
  • 簽約狀態(tài): 已簽約
  • 作品榮譽(yù): 尚無任何作品簡評
本文作者建議18歲以上讀者觀看。
[愛TA就炸TA霸王票]
支持手機(jī)掃描二維碼閱讀
wap閱讀點(diǎn)擊:https://m.jjwxc.net/book2/10005985/0
打開晉江App掃碼即可閱讀

來,進(jìn)屋吃碗茶去!

作者:楊一沐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為收藏文章分類

    第 1 章


      “姑哩,來進(jìn)屋恰碗茶去!”

      十里洋場的名利場中心,傳來一聲清脆的吆喝,周遭也似乎突然安靜下來,偏安一隅的小店,與滬城南京東路的繁華顯得如此格格不入。推門而入,沁人心扉的是久違了的茶香味。

      我知道這是家的味道。

      猛然記起,我好像離開家鄉(xiāng)在外漂泊已經(jīng)有二十余年了。

      我的家鄉(xiāng)坐落在江西一個毓秀鐘靈的地方,名叫:修水。正如其名依山傍水而立,從商代至此已有上千余年的歷史。

      她是一座非常優(yōu)雅而低調(diào)的小城,沒有大都市的熱鬧繁華,更多得是市井煙火。她是那么地安靜,安靜地宛如熟睡的少女,也正因為安靜于歷史的長河中也逐漸被削薄。

      可關(guān)于修水,或許你并不陌生,你可能不知道她的名字,但你一定聽過她的故事。

      她是贛、湘、鄂三省的交界點(diǎn);是“吳楚文化”的延續(xù);是大宋才子黃庭堅的故鄉(xiāng);是秋收起義的策源地;是第一面軍旗的誕生處;是著名的革命老區(qū);是長江中下游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更是十多萬兒女□□日寇悲壯犧牲書寫的滾燙青春……

      她的故事,宛如一杯“茶”醇厚又綿長,曾有人戲稱:“一碗修水茶,半部中國史”。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她的代名詞。

      唐朝時期,因著四季分明的亞熱帶溫潤氣候,故而種植茶葉。到北宋年間,黃庭堅父子以家鄉(xiāng)的“雙井茶”贈京師名士:歐陽修、蘇軾等人,從此名動京華。而雙井茶也以“形似鳳爪、白毫密布”著稱,被歐陽修譽(yù)為“草茶第一”,并在《歸田錄》中記載且確立了它的貢茶身份;蘇軾曾寫道:“江夏無雙種奇茗,汝陰六一夸新書。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湯雪生璣珠!钡那Ч旁娋;同時雙井茶因“一姓四十八進(jìn)士”又被民間稱為“進(jìn)士茶”,邀上三五好友,品茶作賦,貪得半晌時光。

      直至清朝光緒年間,“外形緊結(jié),苗鋒修長,色澤烏潤,湯色紅亮,甜香高長,滋味甜醇,葉底淺紅”的寧紅茶遠(yuǎn)銷海內(nèi)外,開啟了中國的茶馬古道。更是有“茶蓋中華,價甲天下”的美譽(yù)!

      相對于雙井的“名”,寧紅的“利”,我更懷念的是相料茶的“味”。

      修水的茶種類繁多,沖泡方式亦是多樣化,以其沖泡方式又可歸納為兩種:一種只放茶葉或菊花的“白水茶”;而另一種則是放各種佐料的“什錦相料茶”,正因料多故而在修水“喝”茶又被叫做“吃”茶。(方言:恰茶)

      在我模糊的童年記憶里,家家戶戶都有處茶園,每到季春,晨曦初露,薄霧尚未散去,于青山翠林之間,采茶女背著竹簍戴著頭巾踩著淡霧,像是走入了一副水墨丹青中,嘴里哼戳著《采茶曲》“春日采茶春日長,白白茶花滿路旁;大姊回家報二姊,頭茶不比晚茶香……”

      這邊山頭唱來那邊和,婉轉(zhuǎn)動聽,九板十八腔,腔腔有調(diào),句句有韻。

      記得阿奶曾說過她與阿爺?shù)墓适拢麄兿嘧R于茶園,那時的阿爺一臉正氣因著上過幾年長學(xué),認(rèn)識幾個字,是村子里的青年才俊,前途更是光明,還未到適婚的年紀(jì)就有不少人家上門說親,可阿爺偏偏對阿奶一見傾心,兩人常于茶園幽會,一個采茶一個就背著竹簍,茶園處小曲喑啞動聽,后來兩人順理成章結(jié)為夫妻。

      阿爺對阿奶體貼入微,阿爺又有些文化,就在村子里做起了教書先生,夫妻和睦子孝媳賢,過著人人艷羨的美滿日子。

      可惜好景不長,在日寇來犯時,阿爺為了守護(hù)村子,死于刺刀之下,從此阿奶便一人撐起這個家,歲月亦是無情地爬上她那張清純的臉,每每采茶時,額前的細(xì)汗在褶子處翩然起舞。

      我盯著那張臉藏著歷史書的臉出了神。

      “摘茶時,心不能到處跑,做事不得分心,還有啊一定要摘這上頭最嫩的芽葉,這下頭的有點(diǎn)老了,老茶喝起來味道苦,幺兒,曉得了不?”

      阿奶輕輕敲著我的小腦袋,一遍又一遍教我如何采摘。而我每次都是“左耳進(jìn),右耳出”亂摘一通,阿奶就會嘆息搖頭,只是繼續(xù)跟我講著,卻不舍斥責(zé)我半句。

      晨霧散去,日頭露出半張臉時,就得往家趕,嫩芽細(xì)葉不得曝曬,要是碰到落雨,倒也不必著急,沉浸于細(xì)雨中的茶園更是多了一層朦朧的美感,頗具詩情畫意。

      若想制作出上等的茶葉,采摘只是基礎(chǔ),等摘好茶葉后,需將茶葉攤晾在院子里,每隔一段時間就得去翻晾一次,直到葉片柔軟不沾手。

      我年紀(jì)尚小,摘不好茶葉,就負(fù)責(zé)坐在灶門口看火。

      院子里攤晾著茶葉,同時還需將鐵鍋燒熱,再把攤晾好的茶葉倒進(jìn)鍋中翻炒,阿爺過世后家中一貧如洗,連雙手套都買不起,阿奶就徒手炒茶,她先抖開茶葉將水汽散掉,再悶炒升溫至葉片暗綠,直到青草氣轉(zhuǎn)為清香。這期間得復(fù)炒三到四次,且全程都得快速翻炒,不然會焦糊,一旦焦糊味苦就只能淪為棄茶。

      阿奶炒茶的技藝很是超群,她能一邊炒茶一邊跟我說話,“幺兒,你要記得哦,這炒茶也急不得,火不能大,大了會苦,也不能小,小了茶葉就不緊實,出不來茶香味,這炒茶啊就跟做人一樣,每一道工序都要認(rèn)真細(xì)心,都有它的道理,以后啊,你做任何事也不得心急,要細(xì)細(xì)腳步走,每一腳都要踩穩(wěn)!”

      才幾歲的我真的聽不懂,就只知道坐在灶門口逗大黃狗玩,用火鉗從灶里把火種夾出來,再去燒大黃狗的毛,嚇得大黃狗齜牙咧嘴沖我大叫。

      要說最講究的其實是“泡茶”,估計很多人不以為意,泡茶多簡單啊,杯子里放上茶葉,將開水倒進(jìn)去就行了,或者再講究些,先燙碗、再置茶、最后沖泡。

      其實在我們修水并非如此,泡茶前需凈手,將茶葉放置茶碗中,再依次放入:腌制菊花、橘皮、花椒、豆子、麻子、姜片、川穹、花生等多種佐料,需達(dá)到:“麻子蓋面,菊花跑邊,上不見水,下不見底,一吹三個浪,一刷三條巷”的境界。

      這便是家喻戶曉的相料茶,佐料越多,茶越珍貴,若是茶碗中的相料少了,反而是不被主人家待見之意。

      我小時候總是泡不好相料茶,要不就是茶水太多佐料太少;要不就是姜片切得太大,或者是花椒放太多;再不就是菊花過多,導(dǎo)致茶湯或咸或苦。

      記得有一次,阿爸從山上做事回來又渴又餓,就讓我去泡一碗相料茶給他吃,我自信滿滿地用盡畢生所學(xué)去泡茶,也自認(rèn)為是泡得最好的一次,誰知阿爸喝一口就直接吐了,跑去井邊猛灌了好幾大口水。

      阿奶知道后捧腹大笑,“你還不知道我們家這個幺兒,將來是喝進(jìn)士茶的命,哪里泡得來這種相料茶?”,隨后阿奶便重新給阿爸泡了一碗。

      阿爸倒也不惱,笑瞇瞇地說,“喝進(jìn)士茶好啊,進(jìn)士茶都是文化人喝的,多好!”

      我沒喝過進(jìn)士茶,不知道它到底是個什么味兒,只是那一刻我羞愧得低著頭,也在心里默默發(fā)誓一定要學(xué)會泡好相料茶。

      有時我也會揚(yáng)起那張稚嫩的臉問阿奶:“阿奶,這相料茶這么復(fù)雜難泡,為啥還要放這么多相料呢,這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

      每當(dāng)我這么問時,阿奶總是將我抱在懷里溫柔地說,“那白水茶是讀書人才喝得起的,等你以后成了進(jìn)士,你也可以像雙井的那個黃庭堅一樣喝白水茶嘍,像我們這種干粗活的人都是吃相料茶的!

      阿奶雖提到的是我們當(dāng)?shù)孛,可從她的眼中我卻看到她對阿爺?shù)乃寄睿腿缤恢毕胱屛液壬线M(jìn)士茶的執(zhí)著,只是后來才明白,她執(zhí)著的或許從來都不是白水茶。

      “為啥呢?”我依舊不太明白。

      “蠢巴崽(方言:傻瓜之意),因為吃相料茶管飽啊,別人喝茶是為了茶,而我們吃茶是為了填飽肚子,像我們成天在山上做事的,本來就餓得快,再跑回家做飯,胃都要疼死了,這時候如果泡上一碗相料茶,就能管飽胃也沒那么難受了,不過阿奶希望你將來能喝上進(jìn)士茶,做個有出息的人,不要像阿奶阿爸還有你阿媽一樣辛苦,天不亮就要起來,天黑才回家!

      在老一輩人眼中,所謂的有出息便是能走出這座山,不再喝上這碗相料茶。她們一輩子困于此,將希望寄托于后代。像她們這一輩,已是耗盡青春,能過上食能果腹的日子就是天賜,哪里還敢奢望山外的世界?

      其實她并沒見過山外的世界,都是從阿爺?shù)目谥械弥,阿爺也曾對她說過等到“馬放南山”時,就騎著他的二八杠帶著阿奶踏遍萬里山河。

      每次阿奶總是低下頭不發(fā)一言,云霞在臉上蕩漾,那是她對未來的憧憬,對和平的向往。

      可是后來啊,阿爺不在了,他們所生的孩子一個接一個也都睡在了這片紅土地下。在饑寒交迫的日子中,阿奶或許也漸漸忘記了當(dāng)初阿爺?shù)某兄Z,光是“活下去”這三個字,對他們來說就已經(jīng)拼盡全力了。

      就像這碗相料茶,“色、相、味”俱全,與其說得是茶,倒不如說是他們對盛世的一場期許。

      在我阿爸出生后的第十二年,終于實現(xiàn)了阿爺“馬放南山”的夢想,村子口的升旗儀式,阿奶牽著阿爸看著那面冉冉升起的國旗,紅得像血,熱的似火,村里的人都激動地哭了,哭聲隱沒在國歌中。

      她終于等到了馬放南山,家里也有了輛二八杠,可卻再也沒有人能陪她踏遍山河。但阿奶從沒忘記過阿爺,哪怕是后來得了老年癡呆癥,她也會看著阿爺?shù)倪z像問道,“這個老頭是誰啊,我想嫁給他!”

      她只要一有時間就會跟我講她聽來的壯麗山河,想讓我喝口進(jìn)士茶,多出去走走看看,走出這座大山,去放眼看世界。

      可她哪里曉得對一個幾歲的孩子來說,世界真的太大了,孩子的眼里就只有茶碗的相料,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囊淮笸,就是天底下最好吃的“零食”?br>
      生活于這座小城的小孩子,最喜歡的就是跟在大人身后去串門,一進(jìn)門主人家就會端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茶來。

      而作為小孩可以吃得肆無忌憚,更不用循規(guī)蹈矩,就連碗底殘留的相料都能伸手去撈起來一口吃掉,甚至還能揚(yáng)著臉問主人家再來一碗,或者是蹭到父母跟前,偷偷將茶湯喝掉,再吃干凈里面的相料。

      大人們聊著天嘮家常,小孩子則在偷吃茶,大家都忙得不亦樂乎。

      我從小跟著阿奶一起生活,父母常年在外做零工賺點(diǎn)生活費(fèi),有時候一年下來都見不到幾次面,在我們這兒像我這樣的留守兒童不計其數(shù)。

      每次阿奶去哪兒,我都屁顛屁顛跟著。

      印象中有一次阿奶從地里回來,路過秀花阿奶家,人家熱情地喊阿奶進(jìn)去吃茶。

      每到農(nóng)忙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備上一大壺涼茶,里面依舊放滿了相料,若是平時去串門,通常喝的都是現(xiàn)泡的熱茶,若是剛干完農(nóng)活回來,反而涼茶更適合。

      秀花阿奶給我們一人倒了一碗涼茶,里面的豆子泡得太久有些軟,我為了快些吃到相料,一口喝光茶湯。我從小就不愛吃花椒,不喜歡那種麻辣味,所以每次泡茶時都不放花椒,每每這時阿奶就會語重心長跟我說常吃花椒的好處。

      那一口下去,整個舌尖都是麻麻辣辣的,喉管像被什么堵住一樣,險些背過氣去,兩位阿奶也快笑得背過氣去。

      阿奶拍著我的后背給我順氣,“早就跟你說要學(xué)會吃花椒,這相料茶啊花椒就是靈魂!

      秀花阿奶也跟著笑,甚至還提起一些陳年舊事。

      那時鬧饑荒,大家都沒什么能果腹的東西,每天都挖些野菜充饑,偏偏那會兒日寇進(jìn)村,在村里大肆燒殺搶奪,聞到茶香味還想吃上一碗,可卻不知道如何沖泡,當(dāng)時那個村民直接放了大半碗花椒,把鬼子辣得舌根都快炸了。

      講到這時,秀花阿奶突然挽起袖子露出一截胳膊,上面一條長達(dá)二十公分的刀疤,她揚(yáng)起頭一臉驕傲,“看,這是我當(dāng)年跟鬼子打架留下的,別看我現(xiàn)在老了,要是鬼子還敢進(jìn)村,我照樣還能跟他打!”

      那一刻,我從她們身上看到了堅韌不拔。她們不僅僅只是采茶女,更是紅色土地上滋養(yǎng)著的圣潔靈魂。

      對外強(qiáng)韌不屈,對內(nèi)純真質(zhì)樸。

      在這生活著的人們,熱情好客,待人真誠,哪怕你只是從家門口經(jīng)過,都會被邀請進(jìn)屋吃上一碗茶。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沒有好飯好菜,這碗好茶還是有的!

      在這兒吃茶也有個講究,就是可以續(xù),但不能滿,茶滿意味著趕人,當(dāng)然這泡茶就更是一門學(xué)問,茶湯不能淡不能濃,茶色需得淺紅,茶味不咸不苦,既要有茶的香味,更要有相料的香味,這兩種味道還得相融為一體。

      茶與修水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密不可分。

      從山上做事回來得喝上一碗,早上起來喝上一碗,朋友相聚喝上一碗,去別人家做客,倘若沒人泡茶,便是待客不周,千百年來茶俗廣設(shè)于人們的生老病死,迎親嫁女等諸多方面。

      不論紅白喜事,主人都會設(shè)一間茶房,專門請幾位婦人準(zhǔn)備相料茶,專職“司茶”之事,在修水婚嫁中更是有“壓茶盤”的習(xí)俗,適齡男女相看之日,男方4-10人至女方家,女方奉上一盤待客茶。此時雙方見面,要是男方不同意,便可告辭離開;若是女方不同意就不用再傳第二杯定情茶;如果雙方相互中意,女方在傳定情茶時,男方需將禮金放置在茶盤內(nèi),而女方這邊則設(shè)午宴招待男方來客,至此婚事方定。

      在當(dāng)?shù)啬呐履阍倥莶缓貌,都需要?dāng)廚房小助手,只要家里來了客人,你需端著一茶盤的茶挨個給賓客敬茶,規(guī)規(guī)矩矩將茶碗遞到客人跟前,躬身說道,“請吃茶!”

      生于此,長于此,即使再不會的人也都能耳濡目染,可偏偏我是個特例,家里人輪番教就是學(xué)不會。

      雖然學(xué)不會,但我會吃啊!

      很多外地人來修水做客,都吃不來相料茶,很多人并非是不喜歡這種味道,而是不知道怎么才能順利吃到碗底的相料。茶湯太燙時間一久相料自會沉底,而大人們又不能像孩子一樣伸手去撈,所以很多人吃茶都吃不到精髓。

      其實吃相料茶也有獨(dú)門絕技,正所謂“一吹三個浪”,剛端上來的熱茶,先是輕輕吹上一口,讓香氣四溢,接著吃掉蓋面的麻子以及少量的菊花瓣,吹一口吃一口,當(dāng)快沉底時將手覆在茶碗口輕輕拍上幾下,相料便會順著碗壁緩緩落于碗口,這時就著一口茶湯便可一口吃盡。

      相料茶的原材料都是風(fēng)干了能儲存很久,所以在我們這兒一年四季都能吃上茶。

      尤其是冬天。

      逃離溫暖的被窩,全身像是裹上了一層冰霜,這時一碗熱茶下肚,再加上姜片的驅(qū)寒之效身子也會回暖。

      最初相料茶是不加姜片的,與鬼子交戰(zhàn)的那幾年,大伙兒吃不飽穿不暖,就想著在相料茶里加點(diǎn)姜片,如此一來能飽腹驅(qū)寒。

      我最喜歡的就是冬日,捧著一本書,抱著一碗茶,坐在院子里曬太陽、喝茶、看書。

      在這樣嫻靜而溫和的日子中,我也慢慢長大了,從山上的私塾去了鎮(zhèn)上的中學(xué)再到大學(xué),也成了村子里唯一走出大山的女孩子。

      考上大學(xué)的那天,全家人圍坐成一團(tuán),個個臉上都是擔(dān)憂。

      阿爸怕我被人欺負(fù),阿媽擔(dān)心我不能照顧自己,只有阿奶一邊擦著眼淚一邊笑著說,“你們臭著臉干啥,我就說我家幺兒將來肯定有出息能喝上進(jìn)士茶吧!真好,像她爺!”

      也就是那時,我才明白,阿奶執(zhí)著的從來不是什么進(jìn)士茶,而是對阿爺?shù)囊患埱殚L,一言之諾。

      我看著滿頭白發(fā)的阿奶,緊緊將她擁住,曾經(jīng)那么高大的阿奶被我這樣一摟,竟顯得如此嬌小。

      我轉(zhuǎn)過頭,不讓自己的眼淚打濕阿奶的白發(fā)。

      離開家的那天早上,全村人都來相送,一向舍不得吃穿的阿奶斥巨資給我買了一袋子雙井茶,她當(dāng)著大伙兒的面兒一臉驕傲地說,“我就說我的幺兒是喝進(jìn)士茶的命,特別有出息!”

      但是阿奶不知道的是,那天我順走了兩大包相料茶的配料,在名動京華的貢茶里塞滿了我愛吃的相料茶配料,因為那是家的“味道”。

      剛?cè)氪髮W(xué)的我,像是闖入的萬花筒世界,一個從大山里走出來的女孩子,開始沉迷于燈紅酒綠,開始過著原本不屬于自己的奢靡生活。

      很多以前沒吃過的美食,沒見過的風(fēng)景,都成了一個個擺在我面前的誘惑,我也開始跟宿舍室友談?wù)撝裁疵瓢路罪,看著她們打扮得光鮮亮麗,自己也會心生羨慕學(xué)得有模有樣。

      于是那個過慣了貧窮生活的我,開始隔三差五就催家里打錢。像個嗜血蟲,嗜著家里人的血,還嗜得那么理所當(dāng)然。

      老實的父母什么都沒多說,只是輕輕嘆息,然后想辦法給我籌錢。

      直到有一日,阿爸突然跑來學(xué)?次,他穿一身洗得發(fā)白的襯衣,肩上挑著一筐子干菜跟煮熟了的土雞蛋,他把褲腿卷至膝蓋,身上攜著汗水跟泥土的混合味,還有一股濃烈的燒焦味。聞慣了香水味的我,突然扇著鼻子散味,更怕別人認(rèn)出來,將他趕出校門口。

      阿爸詫異我的變化,想說些什么,最后還是忍住了,只輕描淡寫道,“我們家的茶園被燒了,阿奶……她很難受!

      我當(dāng)場愣住了。

      那處茶園可是阿奶的命,更是她與阿爺?shù)幕貞,茶園被燒,那等同于要了阿奶的命啊。后來我才知道那天阿奶天還沒亮就去摘茶葉拿去賣,想給我籌更多的生活費(fèi),卻不小心用油燭點(diǎn)燃了茶園,雖大火被撲滅,可是茶園卻已成了一片焦土。

      從那以后,阿奶便一蹶不振,經(jīng)常嘮叨著,“沒了茶園,我的幺兒該怎么讀書哦!是我害了幺兒,我有出息的幺兒!”

      每次聽到這些,我的心都像被橫七豎八扎進(jìn)很多玻璃渣子五味雜陳。

      從此,我撕掉了虛偽,扔掉了奢迷,安心做一個樸實無華的人,努力完成學(xué)業(yè)。我更要對得起阿奶,做一個真正有出息的人!

      每當(dāng)誘惑來臨,我都會悄悄打開那一袋配料,往嘴里塞一把麻子豆子,那滿嘴的香味在唇齒間涌動,我的心就像尋到了歸處!

      畢業(yè)后我留在了大城市,有了不錯的工作,終日奔波勞碌,在這個繁華的都市做一根野草,努力地想扎根,哪怕是凌晨三點(diǎn),也不曾歇息。

      很快,我終于活成別人口中有出息的人,可也越來越忙了,忙到連家里的電話都沒空接,忙到那一句句殷切的關(guān)心問候,都懶得敷衍回應(yīng)。

      再后來啊,我有了自己的家,也終于在這座城市扎了根,徹底擺脫了鄉(xiāng)土氣息,好幾次想接家里人來一起生活,他們先是高興隨后語氣沉重,阿奶說,“人老了,走不動了,還是我們這山里頭好啊,走到哪兒都是熟人,進(jìn)門就有茶吃,不像你們城里人聽說住好幾年連鄉(xiāng)親的面都沒有見過,我這把老骨頭經(jīng)不起折騰了,也過不慣你們城里人的生活嘍!”

      不知為何這話聽著這些話,鼻頭總是酸酸的。

      就這樣我與家里人在兩個城市各自生活,我也慢慢忘了相料茶的味道,喝上了小時候最不喜歡的白水茶。日子也像這白水茶一樣寡淡無味,再也不是相料茶的豐富多樣。

      再次見到相料茶,是在阿奶的葬禮上,家中前來吊唁的人絡(luò)繹不絕,我在茶房里司茶。

      手法嫻熟,眼神憔悴,看著那些賓客,我端著茶盤一一敬茶,“請吃茶”。那些賓客吃第一口時就開始紛紛夸贊,而我的心也得到了一絲釋然。

      “阿奶,我終于學(xué)會了泡相料茶啦!”

      話音剛落,滿座嘩然,我抬頭看見靈堂停放的棺木,原來今天是阿奶的葬禮。

      阿媽紅著眼眶輕輕地?fù)ё×宋摇?br>
      在蓋棺前,我驅(qū)車前往雙井,買了一袋子雙井茶,將茶葉放在阿奶的衣兜里。

      雖然我不能帶她再看一眼盛世河山,但我希望她來世能喝上自己喜歡的白水茶,能做只遨游的鷹,不再困宥于此。

      葬禮一結(jié)束,我便重新返城,回到自己的生活軌跡,而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啊,卻日漸濃郁。

      “姑哩,快落雨了,進(jìn)屋坐下宕,戲下宕,吃碗茶宕?”

      “要兩碗,一碗不要放花椒,一碗花椒可以多放些,還有麻子跟豆子花生也多放些!

      一碗給我,一碗敬長埋家鄉(xiāng)的阿奶,坐在床前,聽著滴答的落雨聲,還有那句熟悉的鄉(xiāng)音,我好像離家鄉(xiāng)近了,離阿奶也近了。

      “獨(dú)酌繁華城,看煎蕭瑟塵,無由持一碗,敬與故鄉(xiāng)人!”

      只身于外的遠(yuǎn)行人,再忙也別了吃上一碗江西修水的“相料茶”,別忘了回家的路與方向以及那盞守在村口的指路燈......
    插入書簽 

    ←上一篇  下一篇→
    作 者 推 文


    該作者現(xiàn)在暫無推文
    關(guān)閉廣告
    關(guān)閉廣告
    支持手機(jī)掃描二維碼閱讀
    wap閱讀點(diǎn)擊:https://m.jjwxc.net/book2/10005985/0
    打開晉江App掃碼即可閱讀
    關(guān)閉廣告
    ↑返回頂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點(diǎn))
    手榴彈(×5)
    火箭炮(×10)
    淺水炸彈(×50)
    深水魚雷(×100)
    個深水魚雷(自行填寫數(shù)量)
    灌溉營養(yǎng)液
    1瓶營養(yǎng)液
    瓶營養(yǎng)液
    全部營養(yǎng)液都貢獻(xiàn)給大大(當(dāng)前共0
    昵稱: 評論主題:


    打分: 發(fā)布負(fù)分評論消耗的月石并不會給作者。
     
     
    更多動態(tài)>>
    愛TA就炸TA霸王票

    以上顯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條評論,要看本章所有評論,請點(diǎn)擊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