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來采芙蓉花已散
謝毓憫,名舒,以字行。祖為臨川謝陽,父謝清,具以博學(xué)聞于世。乾清元年生毓憫,母蘇氏,為金陵豪族。毓憫生三歲而孤,五歲為文,七歲能詩,鄉(xiāng)里號曰神童。
乾清十七年舉進(jìn)士,為二甲第三。入為翰林院庶吉士,中博學(xué)宏詞科,遷編修。與金陵蘇探微相善,探微素敏慧,譽馳金陵,而獨愧不如毓憫。嘗春日把臂同游,與諸學(xué)士宴于曲江,時眾人方坐堂皇,探微持牙板,毓憫抱琵琶歌《大道曲》,一座皆為氣奪。時上為臨川王,微服亦與之,見毓憫歌,乃操琴和之。月上中天,眾人酣甚,毓憫仗酒使氣,乃搴袖踏歌云:“春景嬌春臺,新露泣新梅。新葉參差吐,新花重疊開;ㄓ帮w鶯去,歌聲度鳥來。倩看飄飖雪,何如舞袖回?”是夜薔薇新開,迎風(fēng)而落,搖曳繽紛,毓憫衣白衣,簪碧牡丹,立落花中,從容自得,且歌且舞,見者以為神。
越明年,參贊石頭軍事,臨川王請為記室參軍。倚馬草令,立時而就,曾不少待,落筆如風(fēng),煙云滿紙,氣足神完,磅礴肆恣,如萬丈飛瀑訇然而下,氣勢逼人,不可擋也。臨川王嘗于眾前曰:“浩浩湯湯納千派,謝毓憫也!
秋九月,大敗慕容氏,上下詔褒之。遷翰林侍講,光明殿大學(xué)士,領(lǐng)臨川王記室參軍。臨川王擅琴、擅曲、擅茶、擅書,與毓憫甚相投,結(jié)為莫逆。嘗于京中聯(lián)袂而行,觀者圍于道。共著書數(shù)種,后世集為《太清音譜》、《琴經(jīng)》、《太清茶經(jīng)》、《臨川先生集》。二人皆為一時之選,名動京華,天下翕然稱之。
上第四子廣陵王素陰鷙,有反意,乃于京中廣結(jié)士人,復(fù)好以財邀名,愚者稱之,方之信陵君。又治軍苛嚴(yán),兵士動輒得咎,鞭傷笞死者甚眾。王以厚幣酬毓憫,毓憫婉辭謝。復(fù)以玉帛贈之,毓憫立拒。王乃登門拜曰:“先生風(fēng)姿卓越,才氣絕人,不為我用,乃大恨事!必箲懘笈,叱而逐之。廣陵王深憾之。
乾清二十五年,江陰令戴占春告舉人柳疏宏所作詩“蕭條二十年,不敢告君前”乃諷上作。上大怒,令三司糾察之,柳疏宏為毓憫母蘇氏姊子,廣陵王乃陰告上曰:“此詩是謝毓憫令其兄所為。”上乃誅柳疏宏并其家,賜謝毓憫棄市、母蘇氏自縊。臨川王跪泣于上前,叩首出血方免之。乃虢其官,發(fā)回原籍。臨川王往送之,毓憫乃執(zhí)王手問曰:“遠(yuǎn)乎哉?”王笑曰:“不遠(yuǎn)矣!
二十六年春,上崩,遺詔太孫即位。年號承德。詔令諸王就國。
其年秋八月,上以謝毓憫德茂才高,詔起為刑部右侍郎,復(fù)領(lǐng)光明殿大學(xué)士。
承德二年年春,上令諸王朝于京,敘親親之義,毓憫上書請增諸王封,上許之。復(fù)令諸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上見諸王行叔侄禮。
二年秋,臨川王就國,毓憫祖于道,出二桃示王。
二年冬,御史中丞何曇劾平陽王出入儀仗違制,詔除國,以其故地增中山、洛陽二王封。
三年春,中山王告洛陽王欲反,詔除國。增中山王、滎陽王封。
三年夏,復(fù)詔諸王朝于京,令議封國事。
三年秋,詔成都王、襄陽王除國。
三年秋八月辛丑,臨川王遇刺。八月癸巳,廣陵王及中山、滎陽二王怨望欲反,謝毓憫陰察之,遂進(jìn)言于上。是夜,毓憫矯令召廣陵、中山、滎陽三王入宮,遂使人于太極殿閉諸王于其中,一時共誅之。復(fù)令左都御史蘇探微焚三王府,盡殺其妻子。
八月辛酉,衛(wèi)尉蕭華反,弒承德帝于漪瀾殿,囚謝毓憫及諸大臣,殺蘇探微、蘇知著并何曇、何照。八月丁卯,臨川王圍明光宮,誅蕭華并其部曲百余人。天下遂定。
冬十月,臨川王即位。
咸安二年春正月癸丑,白龍二見于淮水。丁卯,詔令光明殿大學(xué)士、刑部右侍郎謝毓憫為刑部尚書領(lǐng)太子太保,毓憫固辭,上不許。
春二月辛未,晝昏,罷衛(wèi)尉。戊寅,泰山石崩。戊午,刑部尚書謝毓憫病篤,上大赦天下。賜民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赦殊死以下,免除國有罪流徙者并其妻子。
三月丙寅,毓憫自知將死,乃持所佩白玉雙魚佩贈上,執(zhí)上手笑曰:“可惜今生緣太淺,天不假年卻奈何?此佩吾所愛重,今贈君,來世以此相認(rèn)。”言訖遂逝,年僅三十。
上大慟嘔血,罷朝十日,令百官舉喪,帝親服縗,禮部侍郎謝宗昇驟諫,上怒而黜之。
四月癸丑,追贈獻(xiàn)侯、太子太保、刑部尚書、光明殿大學(xué)士,子方明襲爵。辛酉朔,陪葬杜陵。
初,上為臨川王,與謝毓憫共游莫干山,毓憫嘆曰:“此地佳山水,秋來爽氣尤宜人!睆(fù)曰:“百年之后,愿歸于此。”上乃笑曰:“‘白首同所歸’?”毓憫頷首不答。上乃購此山為陵,即杜陵也。
插入書簽
……汗……這應(yīng)該算是《有如皦日》的前傳???
寫的是炮灰中的炮灰——謝方明(小透明一只)——的爸爸,謝毓憫的故事= =
謝毓憫其實就是蘇昭華的上輩子,當(dāng)然,以后還會寫他的下輩子,故事中充滿因緣果報,輪回神馬的……有毓憫殺諸王的因,才有情深不壽的果;有蘇探微、何曇害死諸王妻子的因,才有后來被殺的果;有廣陵王抽風(fēng)害人的因,才有后來被害的果;同樣,有了兩位男豬擦出火花的因,才有緣定三生的果……= =
這里面會反復(fù)出現(xiàn)一些細(xì)節(jié)……汗……比如狗血的光明殿大學(xué)士(天知道那是神馬東東)、翰林侍講學(xué)士、XX侯、《寄子》、白玉雙魚佩還有永無止境的叛亂,當(dāng)然,還有謝毓憫的兒子被滅,姓蕭的一族的沉浮,蕭華叛亂---杯具,后代蕭品之就要為國捐軀,而最后一篇的男豬(蘇昭華的下一輩子)就出自蕭家……= =……原諒俺這點惡趣味吧………遁逃~~~~~
各位大人盡情看吧~~~盡情抓蟲吧~~~~盡情拍磚吧~~~~啦啦啦啦啦~~~~~
其實,當(dāng)初簡青遠(yuǎn)姑娘問俺為毛《偽南燕史》沒下文了,俺實在慚愧,所以為了將功補過,就寫了這么個DD,給各位解個悶兒,那偽史還會繼續(xù)下去!握拳!這算是偽史的前一部偽史= =另外,俺本來想讓這文洗具的,但由于種種原因,它還是不受俺控制的杯具了……555555……原諒俺,俺的確是親媽!!親媽!。!親媽。!咬手絹~~~~~